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24篇
  免费   11604篇
  国内免费   7848篇
电工技术   8944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0263篇
化学工业   11626篇
金属工艺   6646篇
机械仪表   7220篇
建筑科学   7611篇
矿业工程   4027篇
能源动力   2633篇
轻工业   9758篇
水利工程   2854篇
石油天然气   3398篇
武器工业   1604篇
无线电   102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8136篇
冶金工业   3659篇
原子能技术   1411篇
自动化技术   14015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1700篇
  2022年   3832篇
  2021年   5213篇
  2020年   3615篇
  2019年   2419篇
  2018年   2623篇
  2017年   3042篇
  2016年   2702篇
  2015年   4298篇
  2014年   5342篇
  2013年   6401篇
  2012年   8041篇
  2011年   8246篇
  2010年   7756篇
  2009年   7268篇
  2008年   7453篇
  2007年   7313篇
  2006年   6255篇
  2005年   5024篇
  2004年   3630篇
  2003年   2563篇
  2002年   2567篇
  2001年   2283篇
  2000年   1812篇
  1999年   789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9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4篇
  1959年   12篇
  1951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硅负极具有高比容量的显著优势,其理论比容量(4 200 mA∙h/g)达到传统石墨负极的10倍以上,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最有潜力的负极之一。然而,硅负极存在导电性较差、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巨大等诸多问题,导致其循环性能较差,限制了大规模实际应用。本文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硅负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将硅负极分散在多级孔碳中,连同黏结剂聚丙烯腈涂覆在集流体上,再对极片进行热处理实现聚丙烯腈碳包覆,有效提高电极的整体导电性并能为巨大的体积变化提供空间,从而提升硅负极的大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62.
某石化公司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低压废气焚烧系统和聚丙烯装置共用。自2012年投用以来,在聚丙烯装置排放时该系统会间歇性的出现冒黑烟并伴随强烈的共振和轰鸣声的问题,同时火炬内的火炬头及管道有较大损坏。主要分析了产生黑烟、共振及附件损坏等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3.
ABSTRACT

Study on dynamic tensile properties and atomic chain fabrication of single nanowire, for understanding its dynamic tensile properties and u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tomic chain to fabricate atom scale devices, is one of frontier research issues in nano-scale science. However, how to assemble single nanowire on a tensible micro-structure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problems, which severe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search field. In this paper, after the ultrahigh tensible microelectrode chip is fabricated by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technology, hexamethyldisilazane is utilized to improve hydrophobicity of the chip, and then a micro-droplet dielectrophoresis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technology is developed to assemble single nanowire on the sensible microelectrod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ccurate and efficient assembly of single Cu nanowire is realized, which contributes greatly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dynamic tensile properties and atomic chain fabrication. And for guiding the assembly experiments, finite element technology is also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local micro electro-field around the microelctrodes during dieletrophoresis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64.
移动床活性焦低温干法烟气多污染物脱除技术在钢铁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工艺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烟气净化过程中活性焦的损耗成为制约该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宝钢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工艺中所产生的废活性焦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其比表面积、孔容结构、灰分中重金属及碱金属含量、表面官能团特征及脱硫脱硝性能,探究烟气净化过程中活性焦组成、结构及表面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新鲜活性焦相比,废活性焦粒度集中分布在0.2?5 mm,其表面的氮、氧、硫元素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含量显著增加,比表面积由191.0 m2/g增加至499.0 m2/g,使废活性焦颗粒在150℃下脱硝率由20%提升到70%,120℃下穿透硫容由0.27 mg SO2/g提升至11.08 mg SO2/g,显示了良好的再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65.
正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which is also called solid-state transformer(SST)or smart transformer is a new electric power conversion equipment that can fulfill the function of voltage transformation,galvanic isolation,power flow control and regulation,renewable energy interfacing and so  相似文献   
66.
通过构建二层沟槽织构模型,仿真研究沟槽织构表面的流体动力效应。结果表明:沟槽容积相同时,与单层沟槽相比,二层沟槽的平均油膜压力可以达到单层沟槽的2.31倍;保持二层沟槽的量纲一总深度[β]1、第一层沟槽量纲一宽度[α]1不变时,随着第二层量纲一深度[β]2的增大,平均油膜压力先增大后减小,[β]2为4.4时,平均油膜压力达到最大值;第二层沟槽的量纲一宽度[α]2从0.25增大到0.45时,沟槽内的旋涡区也随之增大,平均油膜压力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7.
某出口型号交流电力机车牵引控制系统要求变流器控制逻辑具备接触器控制、牵引系统数据交互、变流器故障保护、变流器启动自检等功能。针对以上功能,基于MATLAB中的Simulink/Stateflow可视化编程工具进行牵引控制模型的搭建,遵循模块化编程理念,采用较少的程序代码编写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模型,生成逻辑清晰的控制功能流程图,进行半实物仿真测试,增强控制模型的可靠性。通过该变流器产品型式试验检验,验证变流器控制逻辑的功能可以满足控制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以湿法炼锌酸性浸出渣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干燥温度、物料量、干燥时间对酸浸渣相对脱水率的影响,综合考虑干燥工艺的时效性、经济效益以及工艺效率,控制物料量为50g、干燥温度为90℃、干燥时间为80min时,酸浸渣相对脱水率可达到98.32%。实验研究对促进酸浸渣中有价金属的资源综合利用、改善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为实现废石和固结粉胶凝材料在金川矿区充填采矿中的应用,首先开展了不同配比废石—棒磨砂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获得废石与棒磨砂配比为4∶6混合骨料的堆积密实度为0.635和泰波幂指数n为 0.591;然后,针对废石含量为10%~50%的混合骨料,分别开展了添加和不添加早强剂的固结粉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强度随着废石含量增加呈现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当废石含量为40%,料浆浓度为 79%~81%时,不添加早强剂的固结粉胶结充填体3、7、28 d平均强度分别达到1.23、3.79、5.98 MPa,其早期强度低于矿山设计强度;添加早强剂时,胶结充填体3、7、28 d平均强度分别达到1.55、3.34、6.46 MPa, 满足金川矿区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作业对胶结充填体强度的要求。由此确定,胶砂比1∶5、废石∶棒磨砂4∶6、浓度79%~81%、添加1%早强剂的固结粉胶凝材料混合骨料可在金川矿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醇胺法捕集CO2技术是一种较成熟的CO2捕集技术,具有吸收速度快、脱除效果好等显著优点,但其操作费用高、解吸能耗大。本文以降低醇胺法捕集烟气中CO2系统再生能耗为出发点,对常规醇胺法捕集CO2工艺统进行了节能优化研究。在常规工艺流程基础上引入压缩式热泵节能技术,并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基于压缩式热泵技术的CO2捕集工艺流程模型。研究了压缩式热泵与机械蒸汽压缩回收(MVR)热泵、分流解吸、分布式换热、级间冷却4种节能工艺耦合,通过模拟计算与优化,结果说明了最佳节能工艺组合为“解吸塔压缩式热泵+贫液MVR热泵+分流解吸+级间冷却”耦合的CO2捕集工艺流程,当解吸塔顶气体分流比为0.25∶0.75、冷富液分流比为0.05∶0.95、级间冷却器位于吸收塔17块塔板位置、吸收塔输入冷量为-3.0GJ/h时,系统再生能耗最低,为2.533 GJ/tCO2,相比常规有机胺工艺(再生能耗4.204GJ/tCO2)节能率39.7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